地源熱泵埋管基礎知識
一、管材
一般來講,一旦將地下埋管系統換熱器埋入地下后,基本不可能進行維修或更換,因此地下的管材應首先要保證其具有良好的化學穩定性、耐腐性。
1、聚乙烯(PE)和聚丁烯(PB)
2、PVC(聚氯乙烯)管的導熱性差和可塑性不好,易彎曲,接頭處耐壓能力差,容易導致泄漏,因此在地源熱泵系統中不推薦用PVC 管。
3、為了強化地下埋管的換熱,國外有的提出采用薄壁(0.5mm)的不銹鋼鋼管,但目前實際應用不多。
4、管件公稱壓力不得小于1.0Mpa,工作溫度應在-20℃~50℃范圍內。
5、地埋管壁厚宜按外徑與壁厚之比為11倍選擇。
6、地埋管應能按設計要求長度成捆供應,中間不得有機械接口及金屬接頭。
二、連接
1、熱熔聯接(承接聯接和對接聯接,對于小管徑常采用)
2、電熔聯結
三、流體介質及回填料
南方地區:由于地溫高,冬季地下埋管進水溫度在0℃以上,因此多采用水作為工作流體; 北方地區:冬季地溫低,地下埋管進水溫度一般均低于0℃,因此一般均需使用防凍液。
①鹽類溶液——氯化鈣和氯化鈉水溶液;②乙二醇水溶液;③酒精水溶液等)。
回填材料:可以選用澆鑄混凝土、回填沙石散料或回填土壤等。材料選擇要兼顧工程造價、傳熱性能、施工方便等因素。從實際測試比較澆鑄混凝土換熱性能最好,但造價高、施工難度大,但可結合建筑物樁基一起施工。回填沙石或碎石換熱效果比較好,而且施工容易、造價低,可廣泛采用。
四、水平埋管
根據地質結構不同,鉆孔孔徑可以是Ф100、Ф150、Ф200或Ф300,湖南地區地表土壤層不是很厚,為了鉆孔、下管方便多采用Ф150孔徑。
水平埋管主要有單溝單管、單溝雙管、單溝二層雙管、單溝二層四管、單溝二層六管等形式,由于多層埋管的下層管處于一個較穩定的溫度場,換熱效率好于單層,而且占地面積較少,因此應用多層管的較多。(單層管最佳深度1.2~2.0m,雙層管1.6~2.4m) 近年來國外又新開發了兩種水平埋管形式,一種是扁平曲線狀管,另一種是螺旋狀管。它們的優點是使地溝長度縮短,而可埋設的管子長度增加。
五、地下換熱量計算
地下換熱量可以由下述公式計算:
Q1'= Q1*(1+1/COP1) kW
Q2'= Q2*(1-1/COP2) kW
Q1'——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熱量,kW Q1——夏季設計總冷負荷,kW
Q2'——冬季從土壤吸收的熱量,kW Q2——冬季設計總熱負荷,kW
COP1——設計工況下水源熱泵機組的制冷系數
COP2——設計工況下水源熱泵機組的供熱系數
1.水平埋管: 確定管溝數目: 埋管管長的估算:利用管材“換熱能力”,即單位埋管管長的換熱量。水平埋管單位管材“換熱能力”在20~40W/m(管長)左右,;設計時可取換熱能力的下限值,即20 W/m。
單溝單管埋管總長具體計算公式如下:
L=Q/20
L ——埋管總長,m
Q ——冬季從土壤取出的熱量,w 。
分母“20”是每m 管長冬季從土壤取出的熱量(W/m);
確定管溝間距: 為了防止埋管間的熱干擾,必須保證埋管之間有一定的間距。該間距的大小與運行狀況(如連續運行還是間歇運行;間歇運行的開、停機比等)、埋管的布置形式(如單行布置,只有兩邊有熱干擾;多排布置,四面均有熱干擾)等等有關。
六、垂直埋管
根據埋管形式的不同,一般有單U 形管,雙U 形管,套管式管,小直徑螺旋盤管和大直徑螺旋盤管,立式柱狀管、蜘蛛狀管等形式;按埋設深度不同分為淺埋(≤30m)、中埋(31~80m)和深埋(>80m)。
1)U 形管型:是在鉆孔的管井內安裝U 形管,一般管井直徑為100~150mm,井深10~200m,U 形管徑一般在φ50mm 以下。
2)套管式換熱器的外管直徑一般為100~200mm,內管為φ15~φ25mm。其換熱效率較U 形管提高16.7%。缺點:⑴下管比較困難,初投資比U 形管高。⑵在套管端部與內管進、出水連接處不好處理,易泄漏,因此適用于深度≤30m 的豎埋直管,對中埋采用此種形式宜慎重。
3) 管層之間的間距宜≧1.2m。豎直埋管 確定豎井埋管管長 一般垂直單U 形管埋管的換熱能力為60~80 W/m(井深),垂直雙U 形管為80~100W/m(井深)左右,設計時可取換熱能力的下限值。
4) 一般垂直埋管為70~110W/m(井深),或35~55W/m(管長)左右;設計時可取換熱能力的下限值,即35W/m(管長);水平埋管為20~40W/m(管長)。
5) 雙U管設計具體計算公式如下:
6) L=Q1/25
7) L——豎井埋管總長(m)
8) Q1——夏季向土壤排放的熱量(W)
9) 分母“35”是夏季每m管長散熱量(W/m)
10) 確定豎井數目及間距 國外,豎井深度多數采用50~100m,設計者可以在此范圍內選擇一個豎井深度H,代入下式計算豎井數目:
11) N=L/(4*H)
12) N——豎井總數(個)
13) L——豎井埋管總長(m)
14) H——豎井深度(m)
15) U型管豎井的水平間距一般為4.5m,也有實例中提到DN25的U型管,其豎井水平間距為6m,而DN20的U型管,其豎井水平間距
七、 注意事項
1、垂直地埋管換熱器埋管深度應大于30m,宜為60m~150m;鉆孔間距宜為3m~6m。水平管埋深應≧.2m。
2、地埋管換熱器水平干管坡度宜為0.3%,不應小于0.2%。
3、地埋管環路之間應并聯且同程布置,兩端應分別與供、回水管路集管相連接。每個環路集管連接的環路數宜相同。
4、地埋管換熱器宜靠近機房或以機房為中心設置。鋪設供、回水集管的管溝宜分開布置;供、回水集管的間距不應小于0.6m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