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4月28日,陜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了《陜西省關中地區散煤治理行動方案(2019-2020年)》(以下簡稱《方案》),《方案》旨在破解散煤治理基礎設施建設滯后、政策配套和長效機制不完善等問題,進一步加快散煤治理工作,促進清潔取暖取得新突破。
《方案》提出總體目標為以可持續、有質量清潔取暖為目標,以清潔能源利用為主線,以“煤改氣、煤改電、煤改熱”等為抓手,堅持政府主導、社會參與、精準治理、全民共治,形成“四宜”并舉、“雙改”優先、“多能”互補的散煤治理格局,推進空氣質量明顯改善,實現環境效益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多贏。2020年采暖季前,在保障能源供應的前提下,關中平原地區基本完成生活和取暖散煤替代,暫不具備替代條件的山區積極推廣潔凈煤。
在執行原則方面,堅持因地制宜。合理確定散煤治理方式,宜電則電、宜氣則氣、宜煤則煤、宜熱則熱,大力推進多能互補,確保群眾生活、取暖可承受、用得起、效果好。
堅持統籌協調。與新型城鎮化建設、鄉村振興、脫貧攻堅“結對幫扶”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、特色小鎮建設以及城鄉接合部、城中村改造等工作相結合,合理規劃熱源、管網,避免重復建設和浪費。
堅持整村推進。以縣(市、區)整體推進為重點,以鄉(鎮、街道)為單元,整體規劃設計,逐村實施改造。
堅持先立后破。立足能源供應保障實際,嚴格以氣定改、以電定改、以熱定改,嚴禁“一刀切”。
堅持突出重點。城中村、城鄉接合部及城市上風向鄉(鎮、街道)、村優先推進散煤治理,鄉(鎮、街道)黨政機構、企事業單位率先完成。
堅持全民共治。制定支持政策,明確各級政府與相關部門責任分工,鼓勵企業和社會資本投入,兼顧群眾承受能力,引導城鄉居民積極參與。
治理標準要求如下:
煤改電:戶用電能力達到4-6KW,完成智能電表改造。配備必要的清潔取暖設施。
煤改氣:燃氣管道及計量設備安裝入戶,通氣點火。配備必要的清潔取暖設施。
潔凈煤(含生物質成型燃料):燃料類別和質量符合相關標準。配備必要的高效環保爐具。
太陽能、地熱能等:嚴格執行國家標準。
上述治理措施必須確保安全穩定運行。
具體在地熱能方面,《方案》要求加大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供暖力度。要求地熱資源較好的西安、咸陽市等平原地區的城區、城鄉接合部、重點村鎮建筑面積在2萬平方米以上的新建小區,在技術、經濟可行的前提下應采用地熱能供暖,鼓勵具備條件的老舊小區進行地熱能供暖改造。
新建垃圾焚燒發電廠原則上必須作為城鎮熱源點進行建設。鼓勵支持有實力的科研院所、企業加強對太陽能光熱、生物質能利用的技術研發,提高系統集成能力。鄉(鎮、街道)黨政機構、企事業單位和鐵路、公路附屬服務站點等率先建設一批可再生能源供暖示范項目。
附2019年1-3月西安市主要經濟指標: